央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(記者車麗 江西臺記者李先)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河南、江西等地7月1日落地執行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,39個中選藥品涵蓋抗感染、心腦血管疾病、抗過敏等治療用藥,平均降幅達56%。
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共39種藥品采購成功,不少常見病、慢性病的大品種藥品降價中選。按約定采購量測算,第八批集采中選品種落地實施后,預計每年可節省167億元。
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藥劑科主任張科飛:有一個叫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的藥品是屬于高血壓慢病的常規用藥,原來的價格是29.1元14片,現在使用國家集采的品種是4.16元28片,這個大大減輕了慢病群眾的負擔。
本次集采涵蓋抗感染、心腦血管疾病、抗過敏、精神疾病等常見病、慢性病用藥。特別是一批抗菌藥物價格有效降低,去除了抗菌藥物濫用的經濟動因,有利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。
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業參與投標,平均每個藥品品種有6.5家企業中選,供應多元化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。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、價格招采室主任蔣昌松表示,此次集采針對5款臨床急救藥品和易短缺品種藥品,新增了“一主雙備”的供應模式。
蔣昌松:在后期的供應上,原來由一個省一家企業來供應,現在是變成了一家主供企業,再加一個備供企業,甚至對一些急搶救藥品、短缺藥品,還有一家主供甚至加上兩家備供企業,能夠更好地滿足臨床需要。
目前,山東、甘肅、遼寧等多個省份醫保部門也已發出通知,于近日調整中選藥品價格。預計7月末,第八批集采中選結果將在全國落地實施。
稿件來源: 央廣網
|
編輯: 王章志
|